城 乡 修赢博体育 设
2016年市建设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创新规划编制思路,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永昌村、西姜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游埠镇、诸葛村、长乐村、芝堰村被评选为浙江省第五批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诸葛村、长乐村、洞源村3个村列入2016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在PPP项目引进上取得重大突破。实施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干管、扬子江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整治工程等3个PPP项目赢博体育,引入社会资本5.56亿元。全年争取央补、省补资金1.88亿元,是前3年之和的2倍。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10万吨/天,城南污水转输金华临江污水处理厂干管工程解决了城南污水出路问题,获得金华市“五水共治”先进集体。城镇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取得突破,2016年年底攻坚行动成果斐然,1个月完成治危解危9万平方米,入围全省18个工作先进县。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得到省建设厅的肯定,兰溪在全省农村危旧房改造推进会上,作为全省农村危旧房改造典型进行大会发言。市建设局荣获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白蚁防治先进单位;金华市G20峰会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金华市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金华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金华市规划系统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金华市建设系统“五水共治”工作先进集体;金华市绿道建设和管理先进集体;金华市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先进集体。赢博体育房管处被评为金华市建设系统最美建设工作集体、村镇处唐裕秋荣获“金华市十大最美建设人”称号。
【城乡规划编制】邀请吴志强、王路、俞孔坚等知名专家,哈佛、新加坡等知名团队,为兰溪城市建设谋篇布局,完成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海绵城市总体规划、兰溪市绿色空间格局构建及郊野主题公园规划、兰溪市产城融合规划等编制工作。兰溪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分别荣获金华市一等奖、浙江省二等奖。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筹建兰溪城乡建设规划设计超市,聚集优秀设计团队,加快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以中心村、传统村落为规划重点,推进村庄和农房设计。以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强化农村建房技术指导为着力点,出台《兰溪市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成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培训中心,组织个体工匠进行法律法规和技能培训,建立农房风貌管控机制,提升农村房屋建设品位和质量。
【城乡规划管理】加强规划管控,严把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关,严控建筑密度、容积率等主要指标,严格规划核实,确保各类建设按规划实施。2016年完成建设项目选址32件,用地面积224.06万平方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35件,建筑面积72.06万平方米,房地产项目设施配套备案9件,建筑面积26.73万平方米,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0件,用地面积83.69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9件,建筑面积52.99万平方米;商品房预售证18件,建筑面积26.79万平方米;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32件,建筑面积61.02万平方米。核发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170件。
【概况】以海绵城市建设为主线,以扬子江“海绵体”的打造为示范项目,把海绵城市的相关技术要求落实到规划设计条件及具体建设项目。实施了扬子江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胡大山(浒溪)生态湿地公园等17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90亿元,建设区域面积达2.01平方千米。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新建、改造道路5千米,完成应麟路改造,新建经六路、黄湓新农村西侧道路和绿锦苑周边道路,打通兰江大桥溪西桥头南辅道,正在实施凯旋路一期、金角路西延工程,城市环线等前期项目有序推进中。社区道路硬化9.20万平方米,完成溪西朝霞村、枣树莲塘村有机更新,新增停车泊位800余个。实施品质提升工程。在完成溪西段兰江绿道一期、二期工程的基础上,谋划马公滩、老城区沿江绿道建设。同时对“三桥两山三沿岸”区域进行了灯光整体效果的规划。推进城市道路亮化,城区路灯亮化率95%以上。开展城市主入口、主干道和节点的改造,有序推进南入城口、迎宾大道、横山北入口改造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海绵城市建设】5月市政府批复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到2025年,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城区范围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30年一遇的防涝标准,河道水体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6月份,兰溪成功申报并被列为浙江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是全省2个被列为浙江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县级市之一,3年可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20亿元。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坚持多元投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统筹资源。推行PPP+EPC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公开选择资金、技术、管理力量雄厚的企业,实施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城南污水干管工程、扬子江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均实施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2.56亿元。以海绵城市建设为主线,以扬子江“海绵体”的打造为示范项目,把海绵城市的相关技术要求落实到规划设计条件及具体建设项目。在道路改造、小区有机更新、内涝点整治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合理利用现有雨水管道,通过对雨水篦、道沿石进行改造,将路面雨水径流导入绿化隔离带、人行道、绿地广场及其他开敞空间,综合采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调蓄池、渗排沟、雨水利用等技术措施进行消纳。2016年实施了扬子江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胡大山(浒溪)生态湿地公园等17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90亿元,建设区域面积达2.01平方千米。
【扬子江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扬子江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是兰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程,该工程总投资2.40亿元,南起马达溪,北至衢江,全长约5000米,河床均宽100米,将全面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通过水体净化、河道整治、生态修复以及绿道、景观提升的途径,全面打造海绵示范公园。市扬子江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整治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12月6日,通过公开招标,最终确定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大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体为PPP中标单位,12月16日开工建设。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上华片区的内涝问题,形成具有水安全保护、生物保护、游憩等多功能的生态休闲廊道系统;将扬子江打造成集市民游乐、休闲、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型滨水海绵公园,与兰湖旅游度假区、行知学院、南入城口景观提升等重点项目有机结合,发挥辐射效应,全方位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新风貌。
【胡大山(浒溪)生态湿地公园建设】胡大山湿地公园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位于兰溪市浒溪入江口北岸、兰江西岸、S313南侧;三线围合的三角区域。即西郊胡大山村,所在地原为汽车修理厂、养殖场、废品收购点,通过“三改一拆”“两路两侧”专项整治,拆除违建4万平方米,迁坟276穴,征用土地12.47公顷。该工程是兰溪第一个水环境处理跟景观公园相结合的环保工程,占地为18.43公顷,其中绿化面积约8.60公顷,水域面积约7.17公顷,景观及建筑面积约2.65公顷。主要通过土壤复垦、种植植被,让污水在湿地中经过沉淀区、土壤过滤净化区、病原体净化区、营养物净化区、植物综合净化区、稳定调节区等单元的净化,使得出水水质可达到三类水和杂用水标准。该工程也是一个具有水安全保护、生物保护、游憩等多功能的廊道系统和休闲平台。项目于6月底进场施工,年底前竣工。胡大山湿地公园项目投入使用后,有效解决了浒溪入江口处出水净化问题,实现浒溪全流域水质提升、生态修复,有效改善兰溪市域水环境。
【污水处理】市污水处理厂二期顺利通水,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10万吨/天。城南污水转输金华临江污水处理厂干管顺利对接婺城区。尾水湿地、雨污分流等工程正有序开展,胡大山生态湿地工程顺利完工,完成浒溪溢流口整治。全年新建城乡污水管网76千米。
【排涝节水】新建雨水管网34千米,提升改造雨污管网33千米,雨污分流改造30.90千米,清淤排水管网370千米。改造易积水点18处。新增应急排涝能力0.11万立方米/小时。开展“六小”行业集中整治活动。对宾馆(酒店)、洗浴(足浴、浴室)行业排水进行专项整治,对不符合排水规范的建议停业整改。调查城区改造范围内宾馆酒店82家,完成整治81家,关停1家;调查洗浴足浴行业44家,完成整治32家,关停12家。加强排水许可证的发放,宾馆酒店行业办理排水许可证58家,洗浴足浴行业办理排水许可证16家。抓节水方面:指导枣树社区开展节水型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更换节水器具4500余套,新建屋顶集雨收集系统55处。
【概况】全年累计完成城镇危旧房治理改造469幢、17.08万平方米,腾退1508户,完成率按幢为86.50%、按面积为86.30%。于12月召开危旧住宅治理攻坚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蔡艳为组长,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金承飞,以及副市长吴乐华为副组长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府办、安监、公安牵头,并从宣传部、经信、公安、消防、国土、建设、国资、安监等部门抽调专职人员17名,分为6个工作组(即综合协调、宣传、执法保障和3个攻坚行动组),实行集中办公。认真研判,分类处置。
【城镇危旧住宅治理改造】兰溪遗留的危旧房分为直管公房、单位自管房和私房3大类。兰溪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一律”要求,对存量危旧住宅情况全面摸排,研究出台《兰溪市城镇危旧住宅治理改造攻坚行动方案》。其中,对C级危旧住宅,采取政府引导、业主自负的原则,进行维修加固。对D级危旧房,采取3种分类处置方式:直管公房由市建设局为责任主体,收回使用权,按照《直管公房使用权收回补助方案》给予补助,在腾空后6个月的过渡期间给予租金补贴;单位自管房由各业主单位为责任主体,收回使用权,在腾空后6个月的过渡期间给予租金补贴;私房由所在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参照《兰溪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补助奖励规定》中的货币补偿及购房补助政策给予补偿,在腾空后6个月的过渡期间给予租金补贴。组建6个工作组,设立现场办公点,发布公告和公开信,为住户详细解答相关政策,告知办理程序和流程,方便群众办理,推进危旧房的治理改造。
【城中村改造工作】出台货币化安置实施办法、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等政策,启动了下金、黄湓、张村、枣树、下余5个城中村改造,各村改造按计划推进,积极探索实施城中村改造和国有土地上征收房票新政,打通商品房与安置房的渠道。国有土地上征迁已实行货币化安置17户。
【城乡住房保障工作】公租房分配有序推进。新增公租房保障275户,其中60户实物配租,215户租赁补贴,销售经适房42套。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得到改造,全年完成改造251户,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225万元。
【概况】全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20亿元,其中省外产值24.20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实现建筑业税收2.24亿元,同比增长15.60%,引进总部企业2家,建筑业企业总部税收同比增长42%。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调整兰溪在招投标方面各类保障金的收取方式,不断提升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出台了5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只有注册地在兰溪的企业才能投标的政策,保证了兰溪的建筑业企业能够充分参与到兰溪的经济建设中。有10家企业申请转贷资金23920万元。
【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完善“智慧工地”服务平台,城区建筑工地全部纳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全年专项检查6次,检查企业180余次,检查项目700余项次,下发整改通知书615份。受监项目总体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扬尘治理】加强扬尘治理的监管和督查力度,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抓好13条强制措施和“7个100%”的落实,安装塔吊喷雾设施、配备车辆冲洗设施、路面硬化率和现场围挡率均实现100%。建筑工地逐步从开展绿色施工,向精致、清洁、绿色与环保的形式靠拢。开展建设领域民工工资拖欠预防工作,设立民工工资专职保障员,建立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文明标化工地】绿城兰园一标项目成为金华市标杆工地,创省级文明标化工地2个(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黄湓新村)、金华标化工地5个(金圆•上都三期、黄湓新居一期、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英特药业、工商管理业务用房)、金华市级绿色工地3个(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英特药业、黄湓新居一期),兰溪市级文明标化工地10个以上。
【概况】为了推动兰溪房地产库存去化工作,在城中村改造及国有土地上的征迁改造工作中,推行货币化(房票)安置政策,国有土地上征迁已实行货币化安置17户。成功举办春、秋季2期房地产展示交易会,成交商品房250套,建筑面积27612.90平方米,成交金额2.15亿元。规范房产中介市场,开展房产中介机构专项检查和抽查。打通商品房和安置房渠道,与22家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房源合作协议。2016年兰溪地产开发投资26.89亿元,同比下降1.50%;商品房销售面积44.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30%,全市商品房在售面积消化周期为20.67个月,其中住宅去库化周期为12.88个月。
【概况】全面落实燃气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针对供气基础设施安全防范、液化气市场整治等方面,建立3支巡查队伍,对全市6家液化气公司、22个液化气供应站实时巡查,对交办的和排查出的涉稳隐患,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平稳可控。加强瓶装液化气市场整治,实行瓶装液化气实名制,赢博体育严格燃气销售管控,严防漏管失控。加强城市燃气管道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全年排摸液化气钢瓶用户13.84万户、钢瓶19.54万只,建立档案,并逐步推行二维码管理。编制发放液化气宣传手册630份,对液化气实行实名制管理等工作进街道、进社区、进居民家进行宣传。
【开展联合执法】严格燃气销售管控。多次与行政执法局、公安局、消防大队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对瓶装燃气供应点、储配站工作台账、消防设备、液化气钢瓶有效日期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到位,下发整改通知书100多份,责令供应点及时整改。首次与龙游县对低价换灌液化气进行跨区域联合执法,对龙游县志堂镇液化气站点进行调查处理,给跨区域经营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
作者:小编